今天是:
今日天气:
清明节传统民俗文化及其改良
文章来源:东台殡葬车辆协会 发布者:mhsky 点击率:3123 发布日期:2015-10-11
【 文字大小:    】   【视力保护:        】

一、清明节是24节气中唯一一个成为节日的节气之一

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农耕社会以后,劳动人民发现日、月、年构成了历法的三要素。相传大禹治水后, 人们就用“清明”之语庆贺水患已除,天下太平。清明作为24节气中唯一一个成为节日的节气,远在周代也已经确定。我国最早的太阳历以及《国礼·春官》明确 记叙了“冬夏致日,春秋致月,以辨四时之叙”的天文历的最基本常数,秦汉时期已基本形成了24节气。由于24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、降雨、物 候等方面的变化,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。

24节气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,编排了“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,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”的歌谣。其中 清明被排在歌谣的第五位,也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。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“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”、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,可见这个节 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天气转暖,大地回春,万物复苏,一片生机盎然,家家门口插柳条,祭扫坟墓和郊 外踏青。关于“清明”的最早文字记载出于西汉刘安的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云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”《岁时百问》说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 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”。

二、清明节的来历有一段悲壮的历史故事

清明节由来则与绵山介子推的故事有关。古有清明前一天为“寒食节”之说,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“割股充饥”一事[1],后 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。传说中“寒食节”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,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“割股充饥”而不图为报,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,绵 山也因此又称“介山”。晋文公同时下令,在介子推的忌日,即冬至后105天全国禁止动烟火,只许吃冷食,是为寒食节,以示纪念介子推。第二年寒食节的翌 日,晋文公到绵山介子推殉难的大柳树下来吊祭,发现被烧死的大柳树上已生出了新的柳枝。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复国之后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张,感慨万千, 下令封这棵柳树为“清明柳”,把这一天定为“清明节”。从此,晋文公整肃政务,发展生产,晋国终于强大起来,成为“春秋五霸”之一,随着国家影响力的增 大,寒食节、清明节的习俗流行于大江南北,唐代诗人卢象赋诗云:“四海同寒食,千秋为一人”。


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,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,“寒食上墓”。因寒食与清明相接,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。唐代杜牧的名句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这一诗句,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。明清时期,清明扫墓更为盛行。寒食节、清明节不过是统治者 用国家命令的形式强化了,并流传下来。此后,随着时间的迁移,寒食节的习俗渐渐融入了清明节。清明节成为二十四个节气中唯一具有人文历史的节日,人们在清 明之际怀念逝者、祭祀先祖渐成习俗。

上一条新闻:公墓的风水讲究      下一条新闻:生命,请沿途慢行      
【加入收藏】 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】   

地址:东台市五烈镇廉贻社区东里村 邮编: 224200 联系电话:0515-85235550 联系传真:0515-85235550
CopyRight © www.dtbzxh.com 东台市殡葬车辆服务协会 .All Rights Reserved